- 鐵壺之家,10年品質保證!
-
- |
- 支付方式
- |
- 客服熱線 :
- 400 - 607 - 9898
虎山工房創立于1955年,位于盛岡市手作村,是日本南部鐵器中的重要代表?!被⑸健敝从诔醮獛熜芄绕郊某錾厥且郧澳喜糠曫B老虎的地方,故取“虎山”作為工房的名字。熊谷平吉擅長印刻湯釜和鐵瓶上的圖案,制作的鐵器帶有濃厚的藝術氣息,被視為鐵和火融合于一身的茶道藝術品?;⑸焦し恐谱鞯蔫F瓶,主要以砂模澆鑄的方法為主,但是改進了木質刮板的制模技術,從而得以制作出多邊形的鐵器,在南部鐵器中獨樹一幟。
三代虎山
第1代虎山 熊谷平吉
第2代虎山 熊谷富男前田知行簡歷
1949年 出生于日本巖手縣盛岡市
1969年 進入南部鐵器銷售公司,成為高屋廣一的弟子2001年 被認定為日本傳統工藝士
南部鐵器指的是江戶時期的“南部藩”所產的鐵器制品,約在今日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境內,其中又以盛岡及水澤兩地為最主要的產地。如今是巖手縣的著名特產,用傳統鑄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制品。其制品有:鐵瓶(鐵壺)、急須(茶壺)、火缽(火爐)、瓶墊、茶托、鐵器、風鈴、以及花瓶等種類。
細膩的紋樣和厚重的著色是南部鐵器的特征,和陸奧(地方名,今日本福島宮城巖手青森地區)的小京都——盛岡的歷史一樣悠久,是盛岡引以為傲的傳統工藝品。他的古老歷史要追述到400年前,由于歷代南部藩主的極力保護,南部鐵器才能發展至今。
南部鐵器的‘南部’兩字約來自400年前,南部信直(戰國時的武將)修筑了盛岡城,作為藩主的他,開始擁有了這片土地。盛岡盛產砂鐵、巖鐵等優質的鐵資源,以及川砂、粘土、漆、碳等原材料,這對鑄物業來說,有這些先天優勢條件是再好不過的了。南部信直請來了鑄物師——鈴木縫,和釜師——小泉五郎七、有坂、藤田等人。從次,盛岡開始了鐵器的制造。
南部歷代藩主對產業和文化一直十分關心。8代藩主——利雄公特別喜歡茶道,不僅是他身邊的人,就連城里的武士、商人都受其影響,愛上了茶道。御用釜師制作的湯釜(煮水用的鐵器),被幕府和各藩主作為送禮佳品,使得‘南部鐵器’名聲大噪。
茶道的盛行在藩內行成了各各流派。8代藩主利雄公統一了藩內的茶道,并且拜師在第三代御釜師——小泉仁左衛門的門下,嘗試自己制作茶具。
當時的上層社會,視茶道為重要的社交活動之一,官員之間的交往都是在喝茶的同時建立的。此時,流行一種新的煎茶法,小泉仁左衛門嘗試改變現有的喝茶用具,思考著“用鐵瓶代替湯釜泡茶”。于是,在湯釜上鑲嵌一個壺嘴,添加一個壺把。改良后的鐵瓶比湯釜,使用起來更方便,很快就被廣泛傳播。此后南部鐵瓶的發展,基本上就不脫離這個雛型。
明治41年,大正天皇還是皇太子時,到東北地方巡查,參觀當地各縣的特產。巖手縣南部藩主御釜師(第八代仁左衛門)制作的鐵瓶和湯釜,也被列在行程之中。如此一來,東京為首的全國各大報紙刊登了這一事件,使得南部鐵瓶和湯釜的知名度上升、人氣大漲。與陶土燒制而成的土瓶相比,更顯其堅固耐用的特性,因此廣受當時民眾的喜愛。
雖然南部鐵器,已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品牌。但好景不常,后來因為戰爭的關系,制造武器所需的相關資源,鐵、銅等金屬,都受到了嚴格控制。與此同時,政府征召了大批鑄物師、釜師等從事武器的生產。好在政府為了保留制作鐵器的技術,留下少部分人,從事湯釜、鐵瓶等鐵器的制造。
戰后,當時民間流行使用輕金屬(鋁)所制成的產品。因為這些輕金屬制品使用上更為輕便,而且價格也比鐵制品更低廉。這些物品迅速地攻占了日本市場,民眾對鐵器的需求大減。原本從事鐵制品制造的店家,紛紛關門大吉。南部鐵器,雖說是全國知名品牌,但也難逃即將沒落的宿命。
政府為了挽救逐漸消逝的日本傳統工藝,于昭和50年,制訂了《傳統工藝產業振興法》,南部鐵器被國家指定授予傳統工藝品的稱號。在政府的扶持下,南部鐵器開始復蘇起來。
近年來,南部鐵器被出口到了海外,優良品質受到了大家的青睞,得到了很高的評價。不僅是在日本國內,在東南亞甚至歐美也涌現出了一批南部鐵瓶的愛好者或收藏者,這已成為了一種流行趨勢。鐵瓶的制作過程約有68道工序,從最初設計到成品完成一般耗時將近2個月。一個精致的鐵壺,需要做壺體的手工匠和做壺把的手工匠,兩個人的精湛技藝共同來完成。
一.畫圖和制模
首先,描畫出鐵壺的樣稿。
然后,根據圖紙推算出壺的斷面圖,根據橫截面來打造鑄型所需的木模。模具由鐵板制成。因為過去使用木頭制模,因而‘木?!@詞沿用至今。
二.外模的鑄造
手拿木模來回旋轉,每轉一圈的同時加入調制好的粘土,如此重復數十次,直至匠師覺得滿意為止。壺的模具雛型大致打造完成。外模雛型為壺底朝上,壺口朝下。
三.押紋路
趁模具未干透之際,進行押紋路。用專門的筆在模具內部勾畫出壺壁的紋路。除了南部鐵瓶有名的小方格型外,還有幾何狀、花卉和風景等圖案。
四.中子鑄模
把細砂,良土和粘土溶合,用布壓成實心的中子形狀。再把中子放入先前打好的模具中。蓋上外模蓋子。
五.燒制
把滾燙的鐵水(約800-1000度)從外模蓋子上的小孔中注入,等待2小時左右。把鐵水倒出,剝開外模,取出壺。此時的壺已經有了完整的壺體。再把壺放入高3米的古碳爐,里面的燃料有石炭、生鐵、碎鐵和石灰石。爐里的溫度高達1300度。
六.炭燒酸化
成型后的鐵壺用800-1000度的碳火燒烤,讓壺形成一層磁化酸化的表膜。這樣處理可以防止壺體生銹。此技法從南部鐵器開始沿用至今。壺的外側由于火的直接接觸會產生斑點,還需用金屬刷磨去。
七.打磨與著色
完成后的鐵壺放在碳火上用200度的溫度加熱,在壺表面刷上混有醋酸的漆和茶汁。必須要一邊加熱一邊用毛刷涂抹,利用高溫使得漆牢牢附著在壺的表面。
八.壺把的制作
這是最后一道工序。壺把由專門的匠人制作。把鐵板打制成圓的鐵棒形狀,這種技法是非常難的,會的匠人寥寥無幾。成型后上漆,和壺銜接。一個完整的鐵壺就能正式出品了。
使用鐵器,預防貧血。人的血液之所以是紅色的,是因為紅血球在肺里接觸到氧,通過血管運往體內細胞的各個角落。紅血球能夠正常的工作,靠的就是鐵元素。如果鐵元素不足,紅血球就無法運作,細胞的活動也會受到限制。貧血等癥狀就會相繼出現。
離子狀態的鐵分子更有利于人體的吸收,因此平時使用鐵器制作料理確實在預防和改善貧血方面有著很好的輔助效果。使用鐵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對人體有用的鐵元素,學名稱之為“二價鐵”。日本巖手大學研究表明,二價鐵離子最易于人體吸收,能有效改善貧血癥狀。長時間使用鐵器烹制食物,尤其是蔬菜的烹制,其鐵元素的攝取量是使用一般鍋子的3倍。不僅避免蔬菜營養的流失,還保留了蔬菜的水分,添加了鐵等身體所需的礦物質。另外,女性相比男性,體內的鐵含量較多。相應的,鐵的流失也更快,及時補充鐵元素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懷孕中的婦女,隨著腹中胎兒的日漸長大,母體和胎兒對鐵元素的需求逐漸增加。及時補充鐵元素對寶寶的頭腦以及身體發育都是必要的。另外,對處于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鐵元素的攝取也是必不可少的。